速報


 

2008年12月6日

輪狀病毒


資料來源:蘋果日報2008/12/05

從糞便看健康 童便如蛋花湯 染輪狀病毒
呈綠黏狀為沙門氏菌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冬季是輪狀病毒活躍的季節,一項針對台北縣市20家托兒所的調查發現,幼童會因腹瀉傳染輪狀病毒,平均1個幼童拉肚子,會傳染給鄰近至少2個幼童,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表示,由於輪狀病毒可透過糞口傳染,因此幼童若沒有確實洗手,在托兒所這類群聚場所更容易互相傳染。家長可觀察幼童的糞便,若呈現鵝黃色、水瀉狀,就可能感染了輪狀病毒。長庚醫院兒童分院兒童胃腸科醫師趙舜卿指出,特別是冬季盛行的輪狀病毒與夏季流行的沙門氏菌腸胃炎,糞便有清楚的辨識特徵:輪狀病毒的糞便有如蛋花湯、沙門氏菌腸胃炎的糞便為綠黏便。

糞便的顏色、黏稠度與大便的頻率,反應出身體的健康狀況,黃土色、棕色、淺咖啡色是比較正常的顏色,若糞便出現綠色、淺黃色、灰白色、甚至是帶血的紅色、黑色,都反應出身體有異樣,趙舜卿醫師指出,糞便是疾病的重要觀察指標,如輪狀病毒糞便顏色偏鵝黃色、呈水瀉狀排出,病童平均一天拉肚子5至6次;沙門氏菌腸胃炎的糞便呈現綠色,黏黏的有如鼻涕一般、甚至便中帶血,病童平均一天會拉肚子高達10次。
便色反映身體異樣
糞便出現異常顏色與狀態,常見的原因如下表:

1周至少排便3次
趙舜卿醫師表示,幼兒排便頻率比成年人頻繁,除了每天的排便次數,1歲以上幼兒,1周正常排便頻率應該至少3次。

新生兒注意膽道閉鎖
對出生1個月內的新生兒,趙舜卿醫師表示,家長觀察孩子大便的顏色,主要是注意孩子有沒有膽道閉鎖,媽媽可對照兒童健康手冊的「嬰兒大便顏色識別卡」。因膽道閉鎖是新生兒先天性疾病,若在出生2個月內完成開刀,可有效避免死亡,否則大部分患病的新生兒活不過1歲。

避免讓幼童食用醬料
趙舜卿醫師指出,有些幼童雖然糞便出現異常顏色,但是他們的排便頻率並不像細菌或病毒感染頻繁,這種非典型腹瀉,最常發生在1至3歲的幼童,因為他們的腸胃道功能發展還不完善,卻又吃大人的沾醬,如沙拉醬、豆腐乳、沙茶醬等,油脂過多會讓幼童不容易消化,大便顏色因為油脂無法被分解,而被染成異樣的顏色。

勤洗手避免糞口傳染
呂俊毅醫師示,輪狀病毒與沙門氏菌腸胃炎多是糞口傳染,原因往往在於幼童上廁所後,沒有把手洗乾淨,或是父母處理幼兒糞便時,一時疏忽讓糞便污染了其他物品而不自知,若處理食物或餵食幼兒之前,沒有把手洗乾淨,都可能成為糞口傳染的傳播者,因此,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是很重要。

疫苗增群體保護力
目前有2種自費的輪狀病毒疫苗可使用,美國疾病管制局統計去年的資料發現,1/3的幼童接種輪狀病毒疫苗,受感染的個案數降低了8成,顯示只要愈多人接種疫苗產生抵抗力,病毒的傳染就愈容易被中斷,產生群體保護力,也能避免出現大流行。

只有胎便是墨綠色
剛出生的寶寶第1天排出的大便,也就是所謂的「胎便」,顏色比較深,只有這時期的便色出現墨綠色是正常的,過了3至5天就應該逐漸轉淡,轉為正常的黃土色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輪狀病毒增 連假恐大流行
童拉水便 1天瀉10次 應速就醫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氣溫再度探低,小兒科醫師發現,近來感染輪狀病毒的幼兒增加一至兩成。天氣愈冷,輪狀病毒愈活躍,幼童常聚集室內較易相互傳染,緊接而來的元旦、春節連假,返鄉人潮恐導致病毒「南北大交流」,醫師呼籲家長注意,若孩子大便像水、每天腹瀉八至十次以上,可能感染輪狀病毒,應即就醫。

天冷警訊
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昨說,最近門診已開始看到輪狀病毒患童,據以往經驗,農曆年前後會出現大流行;昨晚起氣溫下降,加上即將接連而來的長假,提醒家長若帶孩子返鄉,小心與親友小孩相互傳染輪狀病毒。
呂俊毅說,輪狀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嚴重急性腸胃炎的主因,門診接獲的腹瀉孩童中,三分之一都感染輪狀病毒,患童會嘔吐、水瀉、發燒,若嚴重脫水,可能造成酸中毒、呼吸困難甚至死亡。病毒主要感染五歲以下孩童,年紀愈小,症狀愈嚴重。

圖為電子顯微鏡下的輪狀病毒。呂俊毅提供

「便便紅綠燈」檢測
呂俊毅也提出「便便紅綠燈」檢測,協助家長分辨一歲以下幼兒是否感染輪狀病毒。若幼兒大便糊糊水水、有如咖哩,一天解便二至三次,為正常「綠燈便便」;當解便次數變多、變稀,為「黃燈便便」,應注意有無腹瀉;若大便含水量過半或就像水,一天拉八至十次以上,即是「紅燈便便」,有可能感染輪狀病毒。
家長劉小姐說,九歲大女兒比比六年前曾感染輪狀病毒,嚴重上吐下瀉,一天拉一、二十次水便,根本來不及跑廁所,只好包尿布,九天就瘦一點五公斤,有如此慘痛經驗,二女兒筠筠現才一歲,就趕緊帶去接種輪狀病毒疫苗,以免感染。

1歲以下寶寶的便便可分為綠、黃、紅3種燈號,紅色便便就可能是輪狀病毒感染。
自費疫苗約5千元
現已有二種輪狀病毒疫苗上市,一種為口服三劑,約自費六千元,另一種為注射二劑,約自費五千元。
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玉成提醒,輪狀病毒是藉由糞口、飛沫傳染,家長和孩子都應勤洗手,減少感染機會,若是托育機構內有其他孩子感染,可暫時不去上學;由於感染後最擔心脫水問題,家長應為孩子補充水分。
輪狀病毒小檔案
◎好發季節:秋、冬季
◎高危險群:5歲以下嬰幼兒
◎傳染途徑:糞口傳染、飛沫傳染
◎感染症狀:發燒、嘔吐、腹瀉、水樣狀糞便,嚴重可能脫水甚至死亡
◎治療方式:應注意補充水分,以免脫水;若因上吐下瀉而精神變差,就要特別小心感染;依各式症狀予以用藥治療
※資料來源:呂俊毅醫師、黃玉成醫師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沒有留言: